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时时彩五星120 > 新闻动态 > 假作真时真亦假——《红楼梦》这句诗与明朝朱三太子有关?

假作真时真亦假——《红楼梦》这句诗与明朝朱三太子有关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7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06

《红楼梦》太虚幻境的楹联: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,据考证,这句诗很可能与清初“朱三太子”有关。

蔡元培先生《石头记索隐》开篇即写道:“书中红字多影朱字。朱者明也,汉也”,来印证曹雪芹具有怀念明朝的倾向。

而用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来形容“朱三太子”最恰当不过了。

明朝灭亡时,崇祯皇帝还有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、定王朱慈炯、永王朱慈焕。

太子当时15岁,永王、定王才12岁。

崇祯留给他们最后的话是“混迹民间,见老者称之曰翁,壮者称之曰伯叔,幸而不死,为父母报仇。”

然而,他们三人都没能逃出京城,太子被李自成封为宋王,后再战乱中不知所终。

展开剩余72%

永王、定王也在乱军之中不知去向。

南明王朝先后有弘光、隆武、鲁监国、绍武、永历等几个小朝廷,也没有人再关注这几位皇子的下落。

直到1661年永历帝被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勒死,民间突然出现一个传说——朱三太子永王朱慈焕还活着!

这就给了反清复明的人们希望。

随即,陕西汉中、福建漳州、河南柘城、湖南武冈、江苏太仓等地纷纷有人打着“大明崇祯皇帝三太子”的旗帜,让清朝无比头疼。

最严重的一次是康熙十二年十二月,吴三桂在云南起兵,“朱三太子”在北京起事响应,建年号广德,号其徒为“中兴官兵”,用白布裹头,为崇祯皇帝戴孝,身上却披着红布,代表大明的火德,聚集了数百人,试图进攻皇宫,虽然被重兵挫败,但首领到7年后才被抓获,经审讯,此人名叫杨起隆,假冒“朱三太子”的名义。

甚至26年之后,康熙南巡,还有个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自称“朱三太子”,在浙江太湖聚集了一群人,密谋劫持康熙,后来因为发炮失灵,才没成功。

康熙对此非常恼火,在明孝陵发下命令:“要是真有朱三太子等明朝后裔,我愿意给他世袭的爵位,速速来朝廷报名吧。”

结果几年之内一个人都没有来。

康熙得意地说,“看吧,明朝灭亡这么久了,已经没有真的明朝后裔了吧。”

谁知道,几年之后的康熙四十七年,真正的“朱三太子”永王朱慈焕在山东汶上县被抓获。

他其实在出宫之后就一直藏在民间,改名王士元,跑到浙江余姚,娶了老婆,生了六儿三女,过着教书先生的平静生活。

后来,因为浙江太湖有人借他名义谋反,他害怕了,就拖家带口跑到山东,没想到被人识破。

主要原因是他一不小心给孙子们取名字,还是按朱元璋定的“金木水火土”偏旁取名。

被抓到北京后,刑部找了一群明朝老太监来辨认,都说不认识——

废话,当年才12岁的小孩,现在都七八十岁了,当然不认识了……

于是,刑部就断定这是假冒前明皇族,凌迟处死。

真是,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!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时时彩五星120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